第十四章 我本一俗人,盛名于我何加焉? (第1/2页)
深秋的青岛空气中带着水汽。
刺啦!
下了飞机,感觉有点冷,韩三瓶拉上灰色夹克的拉链。
好消息是沈三通确实不会跑,坏消息则是沈三通有点太正常,每次都噎死,现在更成了跑腿的。
和一些地区对口单位的,认为他韩三瓶是沈三通伯乐、老领导,让他管管。
管什么?
徐若宣哭本子,吴语森明目张胆的歧视,还是港台一些人吃着好处,不说好话也就罢了,嘴也没个把门的?
陈克辛的《武侠》让他窝火着呢,韩三瓶又不是没脾气的人,这些年没少在港台导演身上吃亏。
吃相太难看了,什么破事,嘴两句而已。
弄不好又是风言风语,连《云水谣》谁的本,谁推动的,讨好谁都弄不明白,编排他和谁谁什么关系,当他不知道吗?
不过不得不来,现在不能制造紧张情绪。
一边在可控范围内放纵弯岛和相关利益的人,让它们感受不到危机,里应外合捞好处,文不成武不就。一边依靠体制优势,不断发展自己。
九点多钟,韩三瓶一行驱车来到三通娱乐这边的影视基地。
名义上是工作考察。
韩三瓶比较崇尚的是国企模式,他一直想做的就是发展壮大中影,避免私有化。
下了车,直奔主题问沈三通:“影视城建的不错嘛,这几天忙什么,不接电话,闭关拍戏,有时间网上冲浪?”
沈三通笑呵呵,线上重拳出击,线下温和儒雅:“《精绝古城》,鬼吹灯改编的。”
陈澈希解释:“沈导连续工作一个多月,昨天忙到了半夜,听说您来,放下工作赶过来。”
韩三瓶也知道来的突然,客气道:“不急,你先拍戏,让小陈带着我在片场转转。”
“行,我弄完过来。”沈三通不知道什么是客气,主要事真挺多。
陈澈希见沈三通这就走了,有些凌乱。
韩三瓶也无语,不过来都来了,不急于一时:“小陈你带我看看,我看这部戏场面不小?”
陈澈希介绍:“《精绝古城》是公司重点系列项目,对标卡梅隆的《终结者》,力求做到质感十足。”
“怪物道具实物和建模上,费了大量时间和工作,只为做到真实。”
韩三瓶来了兴趣:“导演区要保持安静,去道具区看看。”
道具区有足球场大小,分割成多个拍摄区域。
一眼望去,像把墓穴搬到地上。
韩三瓶不时停步驻足,这制作水平、用心程度,国内其他地方确实见不到。
陈澈希讲解:“《精绝古城》筹备的时候,沈导说的最多的就是‘影视工业化’。”
“要用鬼吹灯系列进一步推动电影工业化进程,下狠功夫,我们电脑特效落后,但是可以通过实景、人工和时间来弥补。”
“要发挥主动性,利用我们产业链优点,工业化水平,让电影最终呈现,不弱于好莱坞大片。”
韩三瓶拿起手指大小的火瓢虫道具,打量一番,和真的几乎一样,问:“和《盗梦》有什么区别?”
陈澈希道:“现如今主要是完善流程,工业化不只是硬件设备,其实是指‘像企业做产品一样严谨的设计、可以细化到每一个零件的分工、可以量化执行到每一个人的的计划表、可以精确核算每一个环节的成本’。”
“或者是做工程一样,有图纸设计,有建材分包,有可以执行量化的时间表,有成本合作负责人,落到到人到位。”
“所以,要走成电影工业化,统筹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喜剧题材,小作坊就可以做到,但是大片制作,没有组织管理,成本很难控制,做出来也保证不了质量。”
“我们在执行环节,基本上都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我们之前,真没有人这么做过。”
“所以,我们都养成了每天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每一个阶段结束就能总结问题。”
韩三瓶接过陈澈希的制片笔记,各种事项密密麻麻。
不由赞叹道:“你们确实了不得,了不得。”
韩三瓶索性把此行当考察,三通娱乐的制作能力进步很快,很明显感觉,《精绝古城》比《赤壁》项目更加专业。
看了一圈,韩三瓶问:“你们工作那么忙,他怎么还有精力八卦?”
“我也不知道。”陈澈希知道也不好说沈三通个人私人,何况她不知道:“沈导精力很是旺盛。”
“前些天,《精绝古城》拍了大概四十天左右的时候,因为场景、道具、层出不穷的问题、没日没夜加班,整个剧组人困马乏,状态非常差。”
“那一天,下一场的场景还没搭完,美术组还在做旧道具,实在没办法拍摄,我们休息了一天。”
“沈导依然很有精力,喊我们全体成员开会,给大家在大荧幕上播放了之前一个多月拍摄的成果,用我们在边疆经历的一些事,给我们鼓劲。”
陈澈希说的话,看似什么不搭,但已经是一种回应。
《精绝古城》按照原计划去边疆拍摄,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吴语森也好,徐若宣也罢,那些人和事,说的一些话,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事,如同过眼云烟。
他们在哭自己养母,在想着怎么占便宜洋洋得意,沈三通做着自己的事业。
韩三瓶有点小看沈三通了。
有些人上市就是终点,想着套现跑路割股民,三通娱乐上市是为了进一步利用资金利用市场,发展壮大。
如今三通娱乐是在全国有数座影视基地,上百家影院,和多个高校合作开设人才点,员工上万的大集团。
沈三通用搞实业方式做影视,愿意给院线员工和后期人员,研磨时光奶茶店员工缴纳社保,给一份保障,电影、综艺和地方地标建筑、景点结合,带动当地发展。
官方影响力不低,海外也有巨大影响力,如今的沈三通足以独当一面。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沈三通走路带风:“下午还有活,只能跟着剧组吃了。”
韩三瓶不是很在意:“一样吃,我看你刚才和人聊什么,做什么软件?”
沈三通饿了,打开一个盒饭闷头吃了好几口,道:“能够同步不断修改剧本、分镜头和各部门的筹备、测试、修改、确认的软件。”
韩三瓶感慨:“我是有电影产业情节的,你现在搞的比我想的好,我感觉老了。”
沈三通夸赞:“您哪里老了,太棒了!”
韩三瓶听着怪怪的,聊起了业务:“你们在本子发行电影搞得不错,为什么把中影拉进来?”
沈三通没什么好隐瞒,把和东宝撕破脸的事说了出来。
韩三瓶:“.”
也就是他吃饭不着急,否则不是噎死就是呛死:“《盗梦》你在本子票房有十亿人民币吧,其他片子也有票房,何必呢?”
沈三通自有逻辑:“它们赚大头,我帮它们捧人,东京电影节的事作为合作伙伴应该帮我挡住。”
韩三瓶习惯了沈三通理所当然的自信:“也可以模糊,不揭开就是。”
沈三通坚定道:“它们是挑战我们的核心利益!三通娱乐必须做出反应!本子的文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它们做什么,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我判断小咪在本子身上发力,东宝这样的公司,小咪控制力不弱,后续合作必然受影响,不如我先下手!”
“这时候需要中影和电影局发挥作用,保证华语电影在本子待遇,和本子在我们这一样。”
说到这,沈三通问道:“欧美那边怎么样,我们今年市场全面爆发,它们每年从我们这里不少赚钱,也该同等待遇。”
韩三瓶在里面出了力,今年暑期档把两部大片安排同一天,给好莱坞上上强度:“《赤壁》谈的差不多,上部在明年可以在北美放映,发行条件也不错,从华人社区开始。”
“不过阶段性成果,要等明年,我们和小咪有关于WTO谈判,我们打算把你的电影,放进和小咪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里。”
放二三十年前,和小咪贸易协定,一年一谈,那时候憋屈。
现在东大慢慢赶上来,有的谈。
沈三通吃的差不多:“来这边就是考察吗?”
韩三瓶气笑了:“别明知故问,你说的话想过吗,弯岛、港岛对口的,把电影局电话都打爆了。我说你,真不如弄弄具体的人,你找找他们小辫子,税务什么的,直接把人打趴下。”
沈三通义正言辞:“我批判的是一类现象,不搞小动作,光明正大!”
韩三瓶让他知道问题严重性:“有些话能做不能说。你那句东食西宿,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了?”
东食西宿,可让不少人破了防。
沈三通也有话说:“吴语森不也说了?有些事,能做不能说,但是他说了,说明他认为说了没啥,那么他承受他认为没啥的后果,也没什么说的。”
“我们一个文化圈,我们说普通话,他们是国语,沟通没有问题。”
“几年前刚刚开始市场化改革,港台资本凭借先发优势,进入到我们市场,甚至影视市场化改革很多委员和顾问都是港台的资本。”
“港片没落了,我们放开市场,无私帮助。本身随着合作交流多起来,利益越来越绑定,应该走的越来越近,结果呢?”
“短视的弯岛政客,以及一些玩意,完全没想着平等合作和交流。”
“反而通过影视文化娱乐产品搞撕裂,引导舆论,还要求高人一等。”
韩三瓶哑口无言:“都是一家人,他们短视,我们不能这样短视,血浓于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