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书不如人 (第2/2页)
“给了十两的抚恤银,但这几年旱情,除了十亩水浇地有收成,其它地都种不活东西。”
“婆娘病死那年借了一些银子,今年把那头猪卖了就能还完。”
“呵呵……”张老汉憨厚的笑着,朱由检闻言也不知道怎么说。
万历年间伤残的士卒太多,当年他定下的是活着的人,每人十两抚恤银。
十两抚恤银已经很多了,但对比老卒们伤残后的困境,反而显得没有那么多了。
“你这样的老卒还多吗?”朱由检耐心询问,张老汉却摇了摇头:
“没几个,大多都在万历年间就死了,只有几个活到了天启年间。”
说到这里,张老汉也激动道:“如果不是齐王您给俺们这群泥腿子发了田地,恐怕我们都活不到现在。”
说着,张老汉就要再度下跪,但这次却被朱由检扶住了:
“我不喜欢跪拜,你作揖就行,朝廷给百姓分地这是应该的。”
“这些年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会分更多土地,但前提是你们要愿意迁移。”
朱由检转头看向了门口,因为不知不觉中,张家口镇的百姓都听说了齐王出现的消息,纷纷往这边赶来,把这里急的水泄不通。
“殿下!去了关外有官学吗?我不想去了关外就没书读!”
一名十二三岁的孩子大声喊着,却立马被旁边的家长拽了拽衣服。
“有!不仅有官学,还有府学。”朱由检亲和回应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同时也走出屋子,来到院里说道:
“这天灾是抗拒不了的,朝廷一直在从外面调粮食来平抑粮价,但各地的情况都不比山西好太多。”
“因为没有那么多粮食,所以朝廷才要你们去没有旱情的地方生活。”
“拖拉机,你们这里的人是见过的,那东西只要你们去了关外,朝廷就会发给你们,让你们自己自给自足。”
“《大明报》都看过吧?太子的《南游记》也都看过吧?”
“看过!”
四周一些识字的人开口回应了朱由检,朱由检也对着他们说道:
“看到四川、云南那些百姓可以几天吃一次肉的时候,难道你们不羡慕吗?”
“我知道,朝廷现在的迁移力度是不如以前了,发的粮食少了,让你们心里不安了。”
“只是,你们若是信得过我,信得过万岁,那就听我的话,今年秋收结束,都去关外耕种,朝廷负责给你们发耕牛、机械,让你们过上比云南、四川百姓更好的日子。”
朱由检的这话是违心的,因为他清楚眼下大明不可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的拖拉机来让每户都轻松一年开垦十五亩耕地。
但他心里更清楚,留下来的村民,他们的苦日子还有很长时间。
朱由检可以防备人祸,但却防不住天灾。
想到这里,朱由检转身对张老汉安慰道:“你们都是在关外撒过血的人,不管是万历朝还是天启朝,你们都是大明的兵。”
“从今年开始,还在世的伤残老兵,每年朝廷都发二两银子作为抚恤银。”
“谢殿下隆恩!
!”
“这……殿下……”
朱由检一开口,张老汉立马就跪下来,而朱由检身后的陆元高则是欲言又止。
大明的士卒退役本来就有退役银和退役田,现在每年还要给以前的伤残老兵发二两抚恤银,这对大明的财政压力未免过大。
只是朱由检要决定的事情,其它人往往拦不住,而朱由检也没有把陆元高的听进耳里。
二两银子多吗?或许对于双手健全的人来说并不算多,但对于许多伤残的老兵来说,这笔银子足以救命。
这样的大灾之年,如果张老汉每年有二两银子,他完全就可以请人为自己耕种田地,然后利用田地活得比现在更滋润。
或者说,即便他不请人种地,这二两银子也足够买三四石米,能让他这本就贫困的家中减少一个人的口粮。
何况,从整个大明来看,伤残老兵的数量再多也不可能有几十万人,既然没有,甚至只有几万,那为什么不能拿出十几万两来照顾他们?
“起来吧,还了债以后好好过日子。”
朱由检扶起了张老汉,却这会儿才发现,这个在关外丢了一条腿的汉子,此刻却哭的和一个孩子一样。
他这一哭,引得院外围观的许多百姓都跟着哭了起来。
张老汉家欠债,他们家又何尝不是。
旱情发展得如此,每年二十几亩地投入的粮种可都是银子,二十几亩的种子栽下,结果只有半数能长出粮食。
这些粮食都不够自家人吃,更何况来年播种呢?
山西百姓不是不想迁移,而是他们大多负债,想走也走不了。
这个问题,是朱由检来到张家口后才知道的,因此他也准备向百姓做出一系列政策上的安排。
“三月初一,各府县的银行会向你们开放不要利息的免息移民贷,最高能借一百两银子。”
“你们家中若是有想要迁移,却因为欠债而无法迁移的,可以拿着户籍本去银行办理。”
朱由检一开口,瞬间让院子四下的许多百姓停下了还在哭泣的举动,他们有的不敢相信朝廷借钱不要利息,还有的则是已经盘算起了事情真伪。
这话出自齐王的口,自然不会出错,大概率是真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迁移,朝廷就会借他们一笔银子还债,同时还发放每人五石的移民粮。
这则消息一经公布,四周的百姓都开始高唱起了齐王千岁的话,而陆元高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齐王的号召力。
与齐王二字的号召力相比,皇帝和太子的号召力几乎等于没有。
这种情况下,他想做什么,要看的不是皇帝和太子的脸色,而是齐王的脸色。
】
想到这里,陆元高看向了朱由检,而朱由检也同一时间看向了他。
目光交错的同时,陆元高迅速低下了头,而朱由检也在百姓们的拥簇下,对张家口第二弄的各户百姓家中走动探访,大概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
他们家里的环境,其实都和张老汉家里差不多,但即便如此,却已经是山西的“富硕”之地了。
这样便能称为富硕,那其它的地方呢?
在了解过后,沉默的朱由检带着朱慈烺他们在张老汉加吃了一顿便饭。
半个时辰的忙碌,最后出现在桌上的菜肴则是一盘鸡蛋炒韭菜,一碗炒白菜,外加水煮青菜和炒野菜。
几乎没有太多油水的一顿饭十分寡澹,让朱慈烺等人吃的直皱眉头。
年纪最小的朱慈炤甚至还想通过撒泼来不吃饭,但是在朱由检皱眉的表情下,朱慈炤还是吃下了这顿他自认为这辈子最难吃的一顿饭。
见朱慈炤吃下了这顿饭,朱由检也边吃饭,边对张老汉、镇长等人说道:
“日子比起去年好过了一些,不过今年还是得做好准备,今年的旱情可能会比去年更严重,秋收之后,能迁移还是快点迁移吧。”
他的话让众人连连点头,而朱由检也在吃着饭的时候,回想起了朱慈燃的《南游记》。
对比去年,张家口百姓的日子要比起朱慈燃南巡的时候稍微好了一些,但这“一些”也仅限于可以多吃两口饭罢了。
想让他们吃饱,吃上肉菜,朱由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带着感叹,朱由检和朱慈烺他们吃完了这顿饭,并赶在天黑前,在张家口镇三千多百姓的簇拥下前往了火车站。
由于时间很紧凑,他们没有停留太多的可能,因此一部分的休息只能在车上解决,今夜他们就要赶往长城外的陕西朔方府。
“殿下,您什么时候会再来看我们啊?!”
三千多人将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一些人对即将上车的朱由检喊着,朱由检闻言也转身挥了挥手:
“过两年,等你们日子过好些了,我会去关外看你们的。”
说完,朱由检转身上了火车,但三千多张家口百姓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他们站在锦衣卫组成的警戒线外,一直看着朱由检上车,在玻璃背后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坐下。
直到这里,他们还是没有离开。
“呜呜——”
终于,当火车汽笛声响起的时候,许多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或许是觉得齐王这一走,他们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在数千百姓的注视下,火车启动了。
从车站里面到火车驶出车站,朱由检直到站外的铁轨两侧都还能看到乌泱泱的人群。
他打开窗户对在铁轨两侧的百姓招手,朱慈烺他们也有样学样。
一些读了官学的少年人见到齐王向他们招手,纷纷追着火车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招手,直到火车远去,他们再也看不见那招手的人为止。
这一过程,陆元高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了一切。
这一刻他是沉默的,望着坐在位置上,向窗外看百姓的朱由检,他不知道怎么形容。
当他知道皇帝与书本上的形象不同时,他曾经以为齐王也是这样的。
然而在这一刻,他所经历的一切告诉了他,书本上的齐王,或许不如齐王本人的十分之一来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