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六章 盛怒再兴兵 (第2/2页)
而事实······就是这么离谱。
上万大军被两百骑兵撵着跑了一路,疑神疑鬼,最后还被人家薅了一把。
短暂的惊讶和议论之后,幕僚们下意识的收住声音,因为他们忽然意识到,桓豁一直一言未发。
在寂静之中,桓豁缓缓合上报纸,紧接着重重拍在桌子上:
“谢玄!!!”
他暴怒的喊道:
“此奇耻大辱也,将令余一生为人耻笑!”
桓豁征战至今,一直慎重求稳,所为的不就是不争功也不犯错么?
结果没有想到,自己的谨慎反倒是被谢玄利用,虽然最后的损失并不大,但是这确实是赤果果的戏弄。
而且······说损失不大也不太合适,因为真正损失的不是士卒和物资,而是士气。
被敌人这么一嘲弄,就像是一把把刀直接扎在心头上。
士卒们回想前几日的如履薄冰,回想每天都在拼了命的挖掘壕沟,就是为了防范两百骑兵,会觉得又羞又气,更会觉得桓豁这个主帅实在是无能。
再加上义阳等地失守,甚至荆州都面临进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报纸上都有报道,因此士气低落、军心动摇,是必然会发生的。
且桓豁打算在梁郡休整,在军事行家来看,这是情理之中的,但是让将士们来看,显然这是桓豁露怯了,不敢出城了。
数万人,被两百骑兵堵在梁郡,这不是更深的耻辱么?
幕僚们皆看向桓豁,事到如今,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弃休整,尽快集结兵力向寿春、芍陂方向移动,现在哨骑已经探查到那边有关中军队活动的迹象。
只有尽快击破这一支南下的关中军队,稳定整个淮西,才是回复士气、重建威信的唯一办法,事情越是拖延下去,关中的报纸越是会火力全开、肆意嘲讽,对于军心更是进一步打击。
桓豁也明白这一点,沉声说道:
“抓紧整肃军队、统计粮秣器械,斥候尽快寻找敌军踪迹。敌河洛军不可能倾巢南下,因此顶多是一支万人的偏师,不,万人可能都够呛,否则早就已经来进攻合肥和庐江了,不可能盘桓在寿春。
因此我军主动进攻,照样能够将其驱散,何惧之有?”
几个冷静的幕僚还觉得这其中会不会有关中的阴谋,否则怎么看都觉得关中的这篇文章也有挑唆桓豁北上的意图在。
不过看桓豁此时的态度,说什么都没用了。
一个生性稳重之人一旦生气,那就是真的怒火滔天。
——————-
报纸上这样的无情嘲讽,自然是郗恢的手笔。
武能杀人,文能诛心。
郗恢在欺负桓豁这个老实人方面,自然是手到擒来。
此时他正坐在书房中,吹了吹纸上的墨迹,然后递给旁边的诸葛侃:
“如何?”
诸葛侃定睛看去:
淮东之战的结果告诉我们,一切大司马府势力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