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第2/2页)
李兰冷笑数声,接口道:“文长随我多时,当知这区区长安城,并不能阻挡本将军大军。”魏延面上笑容立时僵住,知道李兰所言非虚,当年他所密制的“火药”能炸开潼关,现在又怎么不能炸开长安?魏延只觉得自己多日经营的城防,未必能有想象中的那般牢固,想到此处,背心、额头不由冷汗直冒。回顾身后众将,均已失色,便想说几句话鼓舞士气。
魏延尚未开口,却听背后共弦响动,一直羽箭直射向李兰面门。李兰毫无武艺,本是不能躲避,但文鸯持鞭在旁护卫,看准箭矢来势,手起鞭落,正好打在箭杆中间。文鸯何等力道,自是将羽箭一打为二,可是对方射箭之人,臂力也十分强大,那箭头竟然不改来势,仍旧射向李兰,只是准头稍偏,正中李兰肩胛。
李兰身后骁将,见其受伤,一起抢出救护。李兰却手握箭杆,一把将箭头扯出,喝道:“姜维,吾誓杀汝。”那射箭之人,正是姜维。姜维在阵中见李兰言语吓住众人,心中大为气恼,便隐身旗角,暗自张弓搭箭,想将李兰射杀在阵前,以助魏延成功。李兰深信魏延为人光明磊落,才敢近前答话,却没有想到提防姜维,幸亏文鸯在前,否则当真是阴沟翻船。
傅俭见李兰受伤,也弃了魏昌,转回本阵。姜维并不理会李兰,直向魏延道:“将军可下令乘机掩杀。”魏延虽然并不赞同姜维如此做法,但毕竟是两军对垒,也顾不得其他,遂将宝刀一挥,喝道:“杀。”一马当先,直取李兰。
傅俭见魏延自来,恐李兰有失,便想保其后撤。李兰乃持剑喝道:“吾为国家上将,岂惧反贼?众将敢退后一步,立斩不赦。”诸将闻言,无不动容,再无后退之意,尽皆转而向前,与魏延部下交战厮杀。
李兰征战多年,虽然当年与诸葛孔明也争得是你死我活,但真正刀兵相见,也只有赵云临死前来行刺的那一回。而且当时李兰并未亲临阵前,现在却是眼睁睁地看着两支穿着一样衣甲的汉军交战,心里自然别是一番滋味,不由地重重叹息一声。
其时蒋琬等人均随刘禅灵柩前往洛阳,蒋斌也随在李兰身边征战,见其叹息,乃靠近前道:“弟子有一计,可为老师分忧。”李兰虽然名义上收下这位弟子,但从来没有传授他任何东西。而且在李兰离开成都之时,蒋斌却随侍在其父身侧,如果不是这次跟着刘禅迁都前来,李兰几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个弟子。此次征讨魏延,蒋斌竟然自动请命随军出战,李兰非但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是求之不得。看到这年轻人目光中的热情,李兰不禁点了点头,道:“你且说来听听。”蒋斌于是细语几句,李兰绷紧的面容终于稍微放松,展露笑意,道:“就你去办吧。”
蒋斌的父亲蒋琬虽然可以说得上是蜀汉王朝的第一大忠臣,但蒋斌自己却没有受到他父亲的影响,或者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情,眼光也总是要看得远些。最初拜在李兰门下,蒋斌也确实有些不甘心。可是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与李兰接触更多之后,蒋斌的心意也在慢慢发生改变。虽然这个师父没有教会蒋斌一条计谋,一招剑术,甚至一个字,可是李兰为人温和,处事宽仁,让熟读史书的蒋斌觉得他与王莽、曹操这类的奸臣似乎并不是一类人。直到某一天蒋斌可以很习惯的将“老师”两个字喊出口的时候,自己也暗中苦笑,终于还是真心实意的承认了这个恩师。
蒋斌虽然早就承认了李兰,但他却知道父亲蒋琬忠于刘氏,与李兰之间必然会有冲突。尽管李兰没有表露出任何的野心,蒋斌还是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所以蒋斌在李兰的面前,还是那个很乖巧甚至有些木讷的弟子,不会多说一句话。听到刘禅遇害的消息,蒋斌整宿没有睡,明白抉择的时候到了。至于后来魏延指责李兰谋害刘禅,而李兰又反咬魏延,这些对蒋斌来说都不重要了,他的眼前只有两条路。一,跟着父亲一起,反对李兰,下场很明显,大约父子二人都要伴随着蜀汉王朝走向末路,在走向权力最高峰的道路上,蒋斌相信李兰不会对他这个并不亲密的弟子手软。二,站在李兰这边,这样或者父亲会不满意,但却能保全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更何况“成王败寇”,一旦李兰取得成功,蒋斌还是开国功臣。所以在李兰出兵攻打魏延之前,蒋斌与其父彻夜长谈,最终还是跟着李兰一起来到长安城下。
第一次向李兰献上自己的计谋,蒋斌的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但李兰笑容中显露出来的鼓励让他觉得一阵温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便打马离开。
其实蒋斌的计谋也不算有多高深,只是选了些嗓门大的军士站在阵前,对着交战的双方大声喊话,只有一句:“汉军不打汉军。”李兰初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像当年共产党的口号:“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都是看似简单的话,但作用的效果去十分的明显。跟随魏延的叛军,很多只是习惯性的履行作为一个军人的职责,服从上面的命令,并没有思考过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或者说究竟谁对谁错。听到这句喊话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在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眼前的敌人不正是往日一起并肩作战的同袍么?
很快战场上的喊杀声就远远不如刚才那么响亮,双方的士兵似乎对这场战争都有些懈怠,直到李兰阵中响起鸣金收兵的声音,李兰麾下的将士都缓缓后撤,而魏延的部下也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没有跟上前赶杀。
姜维抹了抹脸上的血汗,赶到魏延的身旁,打算请示是否该下令追杀。魏延却重重叹息,道:“众意难为,伯约现在可知为何某迟迟不肯举事?唉,撤吧。”姜维本想说两句宽慰的话,但看到眼前的情景,也觉得有些泄气,终于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