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战蓝田 (第1/2页)
刘文静从抓获的一名俘虏中得知,隋军援兵已至,有数万之多,他大吃一惊。虽不清楚隋军援兵的底细,但数万援兵,使得他根本不敢出击,只得选择坚守。
很快,李建成率部抵达潼关。
李建成本应该早到,只是被位于蓝田关的卫文通、李仁政所部牵制。
卫文通、李仁政等人当日从长安城南突围,因通往潼关的道路为唐军阻塞,便直奔蓝田而去。
蓝田是长安东南方向的屏障。而且李渊怀疑卫文通等人带走了代王杨侑,因此立刻调集军队围攻蓝田。
众人到达蓝田后,卫文通建议阴弘仁和驾部郎崔毗伽分别前往洛阳和河北求援,而他和李仁政、敬君弘则留在蓝田御敌。
卫文通认为,李渊占领长安,必会向四方发布招抚谕令。而潼关和武关则是李渊东向最重要的道路。一旦他们逃回洛阳,将沿途要地放弃,李渊便可顺利冲出武关,冲进南阳盆地,整个河南、荆襄皆在李唐的打击范围之内,其势之大,到时候必定难制。
而且蓝田位于长安附近,有一支隋军在此,李渊必不能忍受。他们先在蓝田御敌,李渊必调集大军围剿,如此便可为潼关的屈突大将军反攻长安争取时间。
若蓝田不可守,他们可以从蓝田一路往南退,蓝田关,上洛,武关,总不能让李逆舒服了。
众人也觉得有理。毕竟他们这几千人,逃回洛阳,也没多大意义,还不如占据蓝田,为大隋护住这条要道。
卫文通让阴弘仁前往东都求援,但他本身并不抱太大希望。听说现在河南民乱沸腾,东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救援。所以他才让崔毗伽前往河北去见卫公。
天下大乱如此,总得卫公来收拾乱局。崔毗伽出身博陵崔家,算起来还是卫公的表舅。
阴弘仁、崔毗伽带着一众文官都离开了,只有敬君弘认为自己曾征战过沙场,表示留下。卫文通和李仁政、敬君弘商量一番,决定也退往蓝田关。
蓝田一地,虽可拒守,但若是被唐军包围,恐不得突围,不如往南面的蓝田关(在今蓝田县城南通往蓝桥镇的山路六郎关处)守御。
蓝田关原名峣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迁峣关于青泥故城(今陕西省蓝田县南7里)侧,改名青泥关。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改名蓝田关,以蓝田县为名,又简称为蓝关。到了大业元年又移置故峣关。
蓝田关是控制蓝武道的雄关,恰好位于秦岭分水岭附近。蓝桥河水流湍急,从旁流过,山高沟深,地势险要,一关封道,万夫莫开。同时,还与武关相呼应,互为表里。
卫文通眼看唐军汹汹而来,便带走城中守军,赶到了蓝田关。
蓝天关本属于京兆治下,卫文通持兄长卫玄之令,顺利入关,并接掌此地。
从蓝田关往南,便是上洛郡。
卫文通自忖仅靠一个蓝田关,若无外部援助,是不可能抵抗的了隋军。若想坚守,必须得到上洛郡的支持。
于是卫文通派人前往上洛郡,他赌太守没有反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