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辽东保卫战(一) (第1/2页)
五月十八日,黄明远率军乘船到达营口港,而此时距黄明远率军离开辽东城,赶赴中原平叛,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里,黄明祯带领辽东诸军,面对高句丽人的反扑,苦苦支撑,几经转折,终于保住了大隋在辽河以东最后一块根据地。
自隋军主力离开辽东之后,差一点遭遇灭国之祸的高句丽人才勉强松了一口气。黄明远的强大压得整个高句丽都喘不过气来,自第二次隋高战争以来,高句丽人才真正见识到隋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素来自傲的高句丽军队再无一丝对隋军的轻视。打到后来,高句丽军队几乎闻隋军而胆寒,见隋军而后退。
幸好隋人内乱,自顾不暇,主力退走。
这时眼看半个辽东还在隋军手中,高句丽人是记吃不记打,便准备趁机夺回辽东城,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以渊太祚为首的北面贵族,皆认为此时是夺回辽东最好的时机。隋军因为内乱而士气低沉,一旦向隋军发动攻击,必能势如破竹,一举歼灭隋军主力,夺取胜利。
而屡战屡败的高句丽军队也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自己的地位,因此上层贵族和军方不断相互联络,鼓动出兵。
在高句丽国内,权利斗争急剧白热化,屡遭战败的大将乙支文德被夺了兵权,其一干旧部纷纷被调离原本的职位。虽然明面上原因是乙支文德丧军失地,但朝中众人都清楚,是乙支文德身份的暴露,使他失去了婴阳王高元的信任。再加上渊太祚等人的攻讦,让他彻底失去了兵权。
乙支文德下台之后,主和派失去了领袖和军权,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而渊太祚等主战派失去了敌手,纷纷叫嚣,不断地利用实力和影响力胁迫、怂恿婴阳王高元。
面对朝中的叫嚣与疯狂,头脑还算清醒的乙支文德多次上书建议高元与隋军讲和,哪怕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能休战弭兵,便是好的。高句丽的国力、民力已经不堪再战。
可惜没人相信乙支文德这个奸细的话。
和大隋休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方面高元不甘心辽东之地的丧失,一方面渊太祚等高句丽实权将领影响力太大,高元本人也压制不住对方的意愿。
当乙支文德的盟友温达也认为“高句丽与大隋的决战难以避免,与其面对一支准备完善、准备妥当的隋军,不如趁此良机,彻底将隋军赶回辽河西岸,重建辽河防线。”赞同出兵。高句丽便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和大隋交好的机会。
最终高句丽再次向大隋宣战,将自己再次拖向了战争。
大业八年六月初,高元以莫离支渊太祚为统帅,温达为副将,统兵二十三万,诈称五十万,分三路攻打辽东城。
渊太祚统帅十万主力为北路军,从扶余城出发,攻打盖牟城;温达统帅八万大军为南路军,从乌骨城出发,攻打白岩城;渊太祚之弟渊摩诃统帅五万人马为中路军,从国内城出发,攻打木底城。
三路兵马同时出兵,协同推进,预计八月份合围隋军于辽东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